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6:27:00
他们用汗水筑起“云端驿站”
索道建设者为城市风景“织”就安全可靠的“玻璃外衣”
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万清云 文/图 七月的南昌暑气蒸腾。在南昌梅岭云端景区索道中站房施工现场,脚手架与钢材在烈日下晒得发烫。日前,记者踏入施工现场,发现高温天气阻挡不了建设者的施工热情,来自贵州遵义的工人吴付涛正穿梭在玻璃幕墙施工区域,安全帽下黝黑的脸庞泛着热红,工装上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的痕迹清晰可见,这位索道玻璃幕墙安装者正以坚守与执着,为工程“织”起安全可靠的“玻璃外衣”。
云端作业
半米宽作业面上的精细与汗水
15日10时许,室外温度攀升至35摄氏度,记者跟随吴付涛进入索道中站房施工区,脚手架上,半米宽的作业面像条“空中栈道”。38岁的吴付涛站在上面,身旁堆着电焊设备、固定框架的工具,不远处工友们忙着传递材料、校准点位,钢材林立的施工区,如一片紧张有序的“钢铁丛林”。他用带遵义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我主要负责索道中站房玻璃幕墙安装,这玻璃幕墙是索道的‘门面’,得让游客坐上索道时,看着结实、安心!”
说罢,他戴上防护面罩,抄起电焊枪。瞬间,橙红色的火光“噗”地迸发,火星子像碎金似的溅起又落下,热量随着火光一阵阵往他脸上扑,混着淡淡的铁锈味。记者站在他身旁,短短几分钟,汗水湿透衣衫顺着脊背往下淌。吴付涛纹丝不动,手中焊枪稳如标尺,焊花精准“落位”,为了幕墙框架的安全,每一处框架连接处他都要反复检查。
忙完一阵,吴付涛暂歇手中的活,拿起身旁的大水壶喝了几口。他工装口袋鼓鼓的,装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天太热,这些防暑药得随身带,渴了就喝水,累了就休息会,要把保身体、保进度做到同步推进。”谈及饮水量,他坦言:“我的保温杯2000毫升,一天喝两瓶,外加几瓶矿泉水。”言谈间,一滴滴汗珠坠落,他笑着抹了把脸:“水喝够才有力气,天再热,框架也得做细,这是给索道攒口碑,也是给自己攒底气。”
责任印记
从晨曦到暮色的坚守与担当
这份信念,贯穿在吴付涛每一天的施工节奏里。据他介绍,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暑气尚未蒸腾,他就同工友上工;若是正午高温,就推迟下午开工时间,傍晚再接力奋战,把有效工时“掰”成适配暑热的“战斗时段”。“人不是铁打的,得和天气‘商量着’来,既要把活干好,也不能累垮!”这朴实话语,藏着他对工友、对工程的双重责任心。
“再热也得把安全放头一条!”吴付涛指了指头上的安全帽、身上的安全绳和绿色反光衣,“这些都是保安全的,工地也是我的‘另一个家’,得守好!”摊开手,只见被电焊火光留下的焦疤,在黝黑皮肤上格外显眼。
手机里存着孩子照片,吴付涛摩挲屏幕,眼里放光:“出来大半年了,盼着索道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有时间一定带着家人来,让他们看看我装的玻璃幕墙多结实,再坐上索道欣赏湾里的美景,想想都高兴。”顿了顿,他补充:“到时候也能多陪陪孩子,这些日子没在身边,总觉得亏欠了。”这份对家的牵挂和对工程的执着,支撑着他在高温下咬牙坚持。
平凡担当
工地上的“主心骨”与筑梦人
在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工程部技术员胡侣眼中,吴付涛是值得信赖的好搭档:“他干这行十年,经验丰富,玻璃幕墙的活儿交给他,绝对放心。他做事扎实,再热也不打质量折扣,靠谱。”
在工地上,吴付涛是大家公认的“主心骨”。每天开工前,他都会把工作安排得清清楚楚:谁负责焊接、谁操作机械、谁检查安全,分工明确、井井有条。遇到难题时,工友们总爱找他商量,“他能吃苦,还愿意教我们,和他一起干心里踏实。”
看着吴付涛在高温下忙碌的身影,记者想起他说的“知足常乐”。他皮肤黝黑,衣服湿了又干,却从没听到过一句抱怨。脚手架上的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托举,都在为索道建设添砖加瓦。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最打动人心的坚守——他用汗水为城市建设添彩,用责任扛起生活的重量。
正如胡侣所说:“我们都盼着能多尽一份力,让索道早点建成,这样游客坐索道上山既能省力气,又能欣赏南昌的好风光。”吴付涛也念叨:“索道是为大家修的,把活儿干好,就是给游客和市民送上一份便利。”这份便利的背后,是他对职业的担当,更是无数建设者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离开工地时,阳光依旧强烈,记者浑身汗透,内心却满是感触——平凡人的坚守如此珍贵。梅岭云端景区索道中站的施工现场,吴付涛和工友们用布满老茧的手、被汗水浸透的工装,书写着属于建设者的故事。他们没有响亮的名声,却在每块玻璃幕墙的安装、每一次安全的叮嘱中,把“责任”和“担当”落到实处,推动着索道建设稳步向前,也让这座城市的风景,因他们的付出而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