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6:48:00
7月8日至14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传薪火”志愿服务队在党总支副书记李慧超、辅导员陈思的带领下,赴巴中市恩阳区开展以“AI为翼,传巴中红魂”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人工智能赋能红色教育、以志愿服务温暖基层民生,用七天时间交出一份“科技+思政”的青春答卷。
软件大楼合照启程
7月8日10:00,服务队一行12人抵达恩阳区后,立即召开安全培训与任务分工会,确保“人人有岗位、事事有预案”。
召开安全培训与任务分工会
7月9日,队员们走进恩阳古镇米仓古道革命旧址,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感悟“智勇坚定、排难创新”的川陕苏区精神,为后续AI活化红色文化采集第一手素材。
队员们走进恩阳古镇米仓古道革命旧址
7月10日,志愿服务队走进巴中市恩阳区白玉社区,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反诈宣传、慰问孤寡老人、维修家电等一系列贴近群众,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合照
队员化身“反诈宣传员”,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手册以漫画、案例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列举了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中奖诈骗等常见骗局,并强调“十个凡是”防骗要点,帮助社区居民提高防骗意识,筑牢“钱袋子”防线。
队员们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为了解社区居民对AI技术的认知与需求,志愿服务队同步开展问卷调查。内容涵盖“AI基础认知”“使用体验”及“态度与担忧”。队员们热情交流,认真记录反馈,为后续提供贴合需求的AI服务奠定基础。
队员们开展“AI普及”问卷调查
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服务队同学与指导老师为孤寡老人送去米、油、牛奶等生活物资;同时,软件嵌入式专业同学发挥专长,检修故障小家电,化解生活难题。
队员们帮老人检修小家电
7 月 11 日,服务队前往巴中市恩阳区白玉社区留守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儿童们带去防溺水宣传和 AI 科普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儿童们健康成长。
队员们在白玉社区合影留念
志愿服务队向儿童们发放《防溺水宣传册》,用儿童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解溺水事故的高发场景与潜在危险。队员就宣传册上的防溺水“六不准”“四不要”以及“八要点”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
儿童们仔细阅读《防溺水宣传册》
活动特设 AI 互动环节,儿童们现场与智能语音助手交流,体验其精准回应的奇妙;并运用 AI 技术将儿童们现场绘制的“ AI 形象”投射到水墨显示屏上,鲜活形象引得儿童们阵阵欢呼。
将现场绘制的“ AI 形象”投射到水墨显示屏
7月12日,志愿服务队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队员们瞻仰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通过实地追寻革命足迹,团队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赋能红色文化传承,贡献青春智慧,储备宝贵实践素材。
队员们瞻仰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7月13日,服务队走进恩阳科普大视界,体验16K球幕飞翔影院、7D特效穿越蜀道、AI+航天互动展,深度思考“如何用数字技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队员们观看“蜀道千年米仓图”
7月14日,学院与白玉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随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慧超为队员开展专题党课讲授与心得交流座谈会。专题党课鼓励大家深化对党的认识,激励青年“以党员标准锤炼本领”。座谈交流会中,队员们剖析实践得失,凝聚“对基层治理、社区需求及科技赋能发展”的新共识。
学院与白玉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李书记为队员开展专题党课讲授
七天时间,从古道寻踪到社区服务,从科普课堂到共建签约,成职院学子以AI为翼、以信仰为舵,把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未来,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将持续发挥“校社联动”效能,让青春在红色沃土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