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小院落”撬动乡村大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7:10:00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为科技小院筹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来自北京、河北、云南等全国各地21个科技小院的学生,从乡村回到母校,搭建农研成果大集,通过直播镜头向全网观众展示他们的50余种“毕业作品”。

科技小院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练兵场”。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依托科技小院紧密对接,破解了传统农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目前已建成科技小院1800多个,这些分布于乡野的院落课堂,正以“小院落”撬动“大振兴”。

科技小院是解决农业“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关键力量,它直接让科研人员下沉到农村生产一线,能精准发现农业生产遇到的瓶颈和痛点。特别是面对农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弱、智能化水平低、产学研脱节等技术问题,科技小院“自下而上”的科研机制,缩短了技术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转化通道。这种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打通了农业技术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

科技小院的高质量发展,还能带动整个农业链条的升级,有效重塑农业的生态体系。一方面,科技小院把先进理念和技术渗透到各个环节,让农户不仅种得优,而且卖得好。比如,借助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毕业季专区推广小院的优质农产品,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农产品或市场销售的终端商品。另一方面,它通过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搭建网络商城、进行直播带货等模式,实现了从研究成果到品牌溢价的产业链跃升。整体来看,科技小院让农业链条更顺畅,价值更高,发展更长远,让农户切实享受了产业增值的红利。

未来,更好发挥科技小院的作用,关键是要把发展路子走得更宽、更扎实。在机制贯通上,要建立健全沟通对接机制,把科技小院变成连接各方的中心点,让不同地方的专家、企业和农户的需求能更快对上号。在环境优化上,各级政府可以明确标准,确保科技小院有地、有老师、有资金、有数据,能持续良好运转。在人才培养上,要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以科技小院为中心的产业链里,学懂弄通种得好、做得精、卖得优、赚得多等问题。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4日 第02版

作者:陈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