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74岁老人花2千多签约直播带货,家属申请退费被拒,律师:可维权或推动刑事立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16:04:00    

潇湘晨报

今年暑假,四川的李女士回家发现,74岁的爷爷有一笔2690元的支出,这笔支出是和一家商务信息咨询公司签约,内容是“直播带货”。家属认为老人信息不对等受到了诱导欺诈,跟对方申请退款被拒绝,然后跟属地公安报警,这时才发现涉事公司早已是经营异常状态。

直播带货协议。受访者提供

8月8日,潇湘晨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涉事的四川元象智枢商务信息咨询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从事零售业,2024年员工人数为0人。记者多次拨打企业在工商系统所留的联系方式,均无人接听,或被直接挂断。在今年6月18日,该公司被内江东兴区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指导教师的宣传内容

据老人反映,之前他在网上刷短视频的时候,弹出来一个链接,他点进去后,有自称工作人员的添加了他的微信。后来,就被要求签署了一个协议,称协议培训费为2690元,并发过来一些“教学视频”。

李女士而后看了合同和“教学视频”,她自己认为这所谓的“教学视频”一眼就是那种零成本的网上搬运视频,视频内容粗糙,且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很难学会。

于是,她向对方申请退款。在退款时,却遇到了新的问题,对方告诉她,这笔费用属于协议里面的“培训费”,且教学视频也发给了他们,以此为由,拒绝退款。李女士很生气,认为对方是利用信息不对等,忽悠高龄老人签署的合同。自己爷爷奶奶生活节俭,一个月生活费最多就几百块,现在这个所谓的“直播带货”就忽悠老人给了2000多元,她拨打12345热线电话投诉,之后又在当地派出所报警。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因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为异常。

据封面新闻消息,内江东兴区市场监管局一名工作人员告知,这家公司在辖区的注册地为“虚拟地址”,已将相关线索移送至公安部门。

8月8日,潇湘晨报通过搜索发现,各大社交平台,有大量关于四川元象智枢公司的负面投诉。受害者称,该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招揽学员,收取报名费,诱导学员做电商,收取高额的运营费用,不少网友称,被骗金额高达数万元。有当事人已经委托律师维权。

记者联系到内江市东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留下了记者的联系方式,表示将在了解情况后联系记者。截至发稿,记者暂未接到回复电话。

网友在消费保平台的投诉。

在上述事件中,74岁老人被忽悠签约直播带货,双方的签约是否有效?如果老人家属要求解除该签约,可从哪些举证维权?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

陈平凡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在上述事件中,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弹窗链接引导老人签约,并虚构“带货可快速盈利”等虚假承诺,构成欺诈。老人因年龄、信息不对称及认知局限(如未理解协议复杂条款),其签约行为存在重大意思表示瑕疵。 此外,涉事公司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注册地址为“虚拟地址”,其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存疑,可能进一步佐证欺诈行为。

74岁老人若存在认知能力下降(如未确诊精神障碍但存在判断力不足),可能被认定为《民法典》第二十二条所述的“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合同。家属可申请司法鉴定老人签约时的行为能力状态。协议中要求老人支付高额培训费且需后续持续缴费,但未提供实质性服务或收益保障,可能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之规定。

陈平凡建议,鉴于该公司已失联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建议家属以刑事报案为主。若刑事立案成功,可通过追赃程序挽回损失,且刑事判决结果可直接用于民事诉讼。 本案中合同因欺诈和显失公平可撤销,且涉事公司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家属需尽快固定证据,通过民事、刑事及行政手段综合维权。

记者曾永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