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9:1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官网发布了气象水文领域公私参与系列访谈。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受邀接受世界气象组织(WMO)视频专访,分享深圳在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合作(PPE)领域的经验与成果。该访谈基于深圳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指导)、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共同承担的世界气象组织“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参与示范项目”成果,探讨气象水文领域基于公私参与的超大城市智慧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该系列访谈节目秉承世界气象组织开放协商平台(OCP)及公私参与(PPE)指导原则,旨在通过对话展示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私营部门以及学术界伙伴之间如何携手合作,推动创新、增强韧性并保障公众安全。参加该系列访谈节目的还有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Celeste Saulo教授、水文气象与环境行业协会(HMEI)主席Joshua Campbell先生,以及来自瑞士、美国、日本、捷克、阿根廷的专家学者。
兰红平副局长分享了对超大城市气象服务的理解,重点介绍了深圳“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公私参与示范项目”的成果和经验。该“示范项目”紧密围绕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通过制定规范、搭建平台等方式,吸引和支持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城市气象服务,汇集了涉及其它政府部门、高校、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相关方逾35家,在气象网格数据开放共享、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靶向预警信息发布、城市气候影响评估等方面做出成功探索,形成了包括12项最佳实践及3个参考指南的成果;参与培训交流等活动19次,辐射至近30个国家的参与者;经过经济社会效益评估,“示范项目”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贡献中占比超过30%。世界气象组织PPE办公室主任木村达哉表示,示范项目所形成超大城市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的深圳模式,成为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的一个成功案例。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