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入职体检竟能“替身”完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8:31:00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而体检,作为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本应是我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重要途径。近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声称能提供“全国代体检”服务的帖子,从入职体检到公务员体检,再到出国体检,无一不包。

这些代检中介以“枪手”代替客户完成体检,甚至明码标价,如体检全套收费2300元,保证“成功通过”。记者通过伪装成需要代检的求职者,与一家名为“助检”的代检中介取得了联系,这家中介的朋友圈显示,从2015年起,他们便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代检服务。电话咨询时,对方显得信心满满,“我们经常操作,也经常做,知道吧?成功!只能告诉你去一回,成功一回,但我不敢保证你说百分之一百。”

在约定时间,记者在浦东某三甲医院与代检服务的工作人员在门诊大厅碰面。对方让记者自己拿着身份证去体检中心登记之后,便拿走了体检表。不过,在体检中心蹲守的另一位记者发现,对方将这张体检表交给了另一位身材精瘦的年轻男子,并嘱咐了一番。这位年轻男子戴着口罩,拿着这张体检单,顺利地完成了抽血和尿检,期间并无医务人员核对人脸,随后便匆忙离开现场。

五分钟后,和记者一开始对接的代检工作人员,拿着体检表找到记者说,“剩下的项目需要你自己去完成,因为我们不可能说每关都能搞得定,万一不顺利就前功尽弃了,你懂我意思吧?就把你过不了的项目搞定,抽血搞定就行了。之前来我抽血都抽了,结果去做外科的时候被发现了。”

记者以自己支付的是全套体检服务的钱款为由,要求对方继续完成剩下项目。他们最后答应,8月7日,记者顺利拿到体检报告。

对此,上海市总工会法律顾问李华平指出,代检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体检的初衷,更对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和中介本身构成了巨大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使用欺诈手段获取体检报告的求职者,一旦被发现,“公司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或随时解除合同。”而替检的个体或中介,则可能因非法经营罪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

专家呼吁要根治代检乱象,医院应加强管理,堵塞监管漏洞,确保体检过程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并且,社会各界也需共同努力,破除一些不必要的健康歧视。

看看新闻记者: 王懋 刘黎明

编辑: 冯家琳

视频编辑: 刘黎明

责编: 吴依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