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杭州“六小龙”代表强脑科技落户济南,山东抢先布局脑机接口产业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8:23:00    

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现实。近日,在济南市举办的扶残助残进高校系列活动中,被称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参与活动,并展示了诸多智能科技助残产品。企查查显示,济南强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在济南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韩璧丞,该公司由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事实上,除了“引进来”,山东从今年开始已经全面发力抢占脑机接口产业新赛道。近期,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的非侵入脑机接口技术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也已经全面进入上市商用阶段。政策层面,山东省科技厅日前联合多部门印发《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支持济南、青岛等市打造脑机接口创新发展集聚区。

济南去年即与强脑科技落户签约,为全球唯二融资超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

日前,一场名为“益路阳光携手同行 技智赋能点亮未来”扶残助残进高校系列活动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当天,作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军企业,强脑科技在济南职业学院展示了开星果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仿生智能大腿假肢、仿生智能前臂假肢等智能科技助残产品。

这是近期强脑科技在济参与的第三场公益宣传活动。公开信息显示,强脑科技曾在2025年3月份将“NeuroMaster脑科学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活动带入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小学,让科技社团的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用专注力控制机械手臂的神奇;2024年4月,BrainCo强脑科技联合警福康携手在济南联合举办“暖心同行”智能仿生腿试穿体验活动。

事实上,强脑科技是济南招引的人工智能细分赛道重点项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4年,济南市投资促进局累计推动140多个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其中,万帮储能系统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浙江强脑科技脑机接口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等近20个项目实现签约。随后,济南财投基金集团依托引导基金累计对企业项目投资295.5亿元,直接投资本地项目和招引落地项目合计金额超200亿元,其中之一就是引入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

企查查显示,4月17日,济南强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韩璧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于2015年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成为首家入选该实验室的华人团队,并在当年研发出市场上精度最高,加密性最好的可穿戴脑电芯。杭州市政府早在2018年就通过海外考察引入强脑科技。同年,公司将总部迁至杭州余杭区,受益于当地政府支持,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强脑科技与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并列为全球脑机接口领域中融资规模最大的两家公司,也是全球唯二融资超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

从2024年开始,强脑科技研发适配人形机器人和机械臂的灵巧手,尝试进入具身智能领域。从为肢体残疾人重塑肢体,到为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强脑科技试图刷新公众对“科技助残”以及“人机交互”的认知。

“脑机接口技术过去两年取得的进展,可能相当于以往10年的成果,这个行业发展得特别快。尤其是马斯克,他的影响力很大,他的产品从2016年开始研发,2023年、2024年已经在三个人身上进行了人体实验。我认为现在脑机接口产品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夕。”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脑部疾病治疗,它将在人类交互方面产生巨大的突破和飞跃。

济南已有企业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商用,山东支持济南、青岛等市打造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可以说,济南引进强脑科技项目可谓正当其时,国内脑机接口产业新赛道竞争愈发激烈。

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取出费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价格项目。当月,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4月17日,上海脑虎科技宣布,一名癫痫患者植入其研发的柔性脑机接口,实现用脑控方式玩游戏《黑神话:悟空》。

5月12日,四川发布《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 年)》。在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方面,5月17日,北京天坛医院成立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此外,阶梯医疗的超柔性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近日让截肢者实现“脑控”玩游戏。

事实上,山东在脑机接口领域早已开始发力。

日前,央视新闻里一则关于济南的科技报道引发了广泛讨论,位于济南的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了不用开刀、不用插线的脑电波读取设备。这项听起来像科幻片里的技术,已经真真切切被济南的科研人员变成了现实。

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介绍,脑机接口的工作原理可以这样简单解释,大脑在思维活动时会产生脑电波,脑机接口系统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直接读取大脑意图,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与机器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这套无线脑电采集系统,也就是俗称的脑机接口,可以实现4K赫兹的采样频率,意味着一秒钟可以采4000个点。通过这么高频率的采集,科研人员可以对人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再对人的意图进行分析和识别。

作为一项瞄向未来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涵盖医疗、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医疗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其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并非是出于安全性考量的一种妥协,而是针对特定情况的合适解决方案。“我们采用非侵入式的方式,通过电极片和脑电帽,隔着头皮将这种微弱的脑电信号提取出来,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采集软件中。通过我们的算法,就可以识别到用户现在正在想什么,帮助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康复。”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脑机接口研究中心工程师王圣哲介绍。

政策配套方面,日前,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推动脑机接口创新源头与产业应用紧密衔接、深度融合,打造国内重要的脑机接口科技创新和孵化高地。文件指出,支持济南、青岛等市打造脑机接口创新发展集聚区,加大脑机接口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器件和外围设备等企业招引,在政策、场地、项目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构建产业链闭环生态。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脑机接口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预计2025年全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8亿元,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脑机接口正在经历类似智能手机的爆发前夜。2025年38亿的市场预测看似保守,但考虑到技术突破带来的指数级增长,这个数字很可能被快速刷新。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资本市场最看好的不是设备本身,而是背后的数据价值。每个人的脑电特征都是独特的生物识别ID,这个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

记者:苏冉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